国际医药前沿/ News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医药前沿

川貝枇杷膏在美國走紅 中醫藥應該如何走出去?

更新时间:2024/10/27 19:41:12     浏览次数:787次

 日前,川貝枇杷膏在美國走紅,引發關注。33日,在全國兩會的“部長通道”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表示,中醫藥“走出去”不只是止咳糖漿,中醫藥已傳播到世界183個國家和地區。

如何讓更多中醫藥“走出去”?不少全國政協委員也關注到了這一話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璐琦表示,中醫藥“走出去”需要制定使用標準,讓國際社會相信中醫療效;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盧傳堅則認為需要利用現代先進技術手段將中醫藥研究成果呈現出來,傳播出去。

科研要加強國際合作

盧傳堅則表示,中醫藥走出去有兩個層面的問題,因此提出兩個方面的建議。

首先,是從科學研究層面走向國際,建議用現代技術呈現中醫藥研究成果。她說,中醫藥發源於我國,歷史悠久,這門古老的學科在歷史長河中不斷發展並在現代社會得到進一步弘揚,目前走向國際已成為歷史必然,其深奧的理論內涵、治病道理及其對人類健康保障所發揮的作用等一系列科學問題,需要調動行業內外、國內外對中醫藥感興趣的專家學者的積極性來共同研究,需要借助和引進現代技術手段,用現代語言加以闡釋,讓現代人能夠接受和理解,使呈現出來的研究成果得到廣泛認同,走向國際。

 

對於中醫藥如何加快從科學研究層面走向國際,盧傳堅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她提出,首先要以“我”為主,加強國際合作。“國際上有很多先進技術,有很多站在科學前沿的科研機構和團隊,他們對中醫藥感興趣,我們可以團結他們一起開展中醫藥研究,但主體必須是我們,引進技術是為我們所用,目標就是用現代技術手段揭示中醫藥的科學內涵。”

技術標準要掌握話語權

第二,是從醫療服務的層面走向國際,建議制定中醫藥技術標準規範,並把握中醫藥話語權。她指出,我國中醫藥走向國際已經有很長的歷程。目前中醫藥傳播到183個國家和地區,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有103個會員國認可使用針灸,其中29個設立了傳統醫學的法律法規,18個將針灸納入醫療保險體系。我國與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簽訂了86個中醫藥合作協議。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建設以來,截至2016年底,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了16個中醫藥海外中心。

她建議,可以通過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知識產權保護方式奠定我國中醫藥在國際上的主導地位。另一方面,她指出,應當制定中醫藥技術標準規範,包括常見病的診療指南及常用技術操作規範。據她介紹,世界衛生組織目前已經與廣東省中醫院達成合作意向,依託廣東省中醫院建設的廣東省國際傳統醫學臨床指南研究院,在傳統醫學臨床指南的制定方面起到示範作用。“制定技術標準規範,讓更多的人可以學習和應用,在診療過程中有規可循,出了問題也容易追溯,這是中醫藥走向國際的安全保障。”另一方面,服務和管理層面的標準和規範同樣很重要,應該建立中醫藥機構和從業人員的准入標準及監管標準,以規範中醫藥醫療行為,保障醫療品質。

醫療機構要規範化管理

盧傳堅還建議,借助“一帶一路”建設,希望能推動沿線國家加強中醫藥規範化管理,並逐漸走向中醫藥立法。她指出,目前全球的中醫醫療機構和從業人員、服務品質良莠不齊的現象非常普遍,“出了問題都算到中醫藥頭上。如果能夠規範管理,建立長效機制,我們可以定期組織專家出去講學,讓全世界的中醫從業人員都得到教育培訓的機會,規範國際中醫藥醫療行為,推動中醫藥更好為人類健康服務。”

借助“一帶一路”和大灣區 推動中醫藥“走出去”

 

廣東做法:

推動中醫藥“走出去”,廣東一直在行動。羊城晚報記者從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瞭解到,目前《廣東省促進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行動計畫》(簡稱“計畫”)已經印發,到2020年,廣東將建立2-3個中醫藥國際合作平臺、4-6個中醫藥海外中心、2-4個中醫藥國際交流合作基地和1-3個中醫藥國際出版傳播基地。在海外註冊一批中藥產品,建成2傢俱有國際水準的區域中醫醫療中心、3-5個國家級中醫藥養生旅遊示範區、一批國家級示範基地和示範專案。

這些年,廣東中醫藥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合作與交流也不斷推進。中國——多哥、中國——馬拉維複方青蒿素清除瘧疾、中國——柬埔寨特色藥用植物研究與開發、美國麻省總醫院中國醫院等專案取得突破性進展。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平臺作用不斷增強,全省中醫藥機構與30多個國家相關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係,2016年全省“中藥材及中成藥”出口額達到16981萬美元,同比增長8.41%

此次計畫也明確,將建立長效機制,為港澳來粵設立獨資、合資、合作門診的企業和個人提供指導和方便。同時,將充分結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以及重大疑難疾病診治需求,通過資源整合提高中醫藥海外研發和服務能力;還將充分利用廣東優質中醫藥教育資源,與沿線知名大學合作辦學,逐步將中醫藥學科建設納入沿線國家高等教育體系,建成國際中醫藥合作辦學特色學院,擴大中醫藥在沿線國家的學歷教育和繼續教育規模。

讓中醫藥“走出去”,廣東企業也一直在努力。2014年廣東新南方集團通過推行“複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瘧疾專案”,用原創複方青蒿素藥物,成功拯救了數百萬非洲人民的生命,贏得了非洲人民的信任,成為援非的“中國名片”。